......翌日。刘协刚到村口。一个身着青衫,头戴方巾,手持书卷的男子便迎了上来。
此人正是陈秀才。他上下打量着刘协,眉头紧锁,摇头晃脑地说道:“听闻阁下欲兴复汉室,
在下特来一观。然观阁下之行径,似与古之圣贤之道相悖,不知阁下有何高见?
”刘协耐心地解释道:“秀才有所不知,如今世道纷乱,非循规蹈矩所能匡扶汉室。
吾欲......”“荒谬!”陈秀才不等刘协说完,便打断道,
“古之圣贤......”他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,之乎者也,
将刘协的计划批驳得一无是处。旁边围观的众人面面相觑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李老三挠了挠头,小声嘀咕道:“这秀才,
怎么比俺们山大王还啰嗦......”刘协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的不耐。正要开口,
却见陈秀才突然指着挂在刘协腰部的弓箭,厉声道:“汝身为汉室之后,不修文德,
却舞刀弄枪,成何体统!”刘协微微一笑,“秀才所言极是,文德乃治国之本。
”“然秀才可知光武帝刘秀亦是弓马娴熟,‘昆阳之战’以少胜多,岂非文武兼备之典范?
”“而高祖皇帝更是‘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’,以奇谋取胜。”“今日之乱世,
更需灵活变通,方能克敌制胜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更加洪亮。“我欲效仿先贤,
融合古今之长,以现代之法治国,创立新型律法,保障百姓权益,重振汉室雄风!
”刘协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理念。从屯田制到均田制,从察举制到科举制,